您的位置: > 欧 易 OKX 区块链新闻> 正文

打印本文             

作者:秦晓峰;编辑:Mandy

出品 | Odaily星球日报(ID:o-daily)

  

你想对世界产生影响,还是想参与一场金融游戏?

近期,历史最久、基金规模最大的「地表最强风投」红杉资本频频发出高调 All in Crypto 和 Web 3.0 的信号。

一方面,红杉资本及红杉印度近两日更改推特简介,围绕「DAO」、「元宇宙」、「主网水龙头」等加密关键词,并且拍卖 NFT 追赶浪潮,在社交媒体上持续发声。

另一方面,红杉资本、红杉印度、红杉中国相继加大了对加密企业的投资力度,红杉资本上个月宣布成立了新的大型开放式基金,今年宣布的融资达 30 多笔,红杉中国掌门人沈南鹏也表示在“All in Crypto”。

不过,或许是因为全网讨论过于热烈,红杉资本的推特仅过了一天,就删除了相关简介。

一、Web2.0 推手积极拥抱 Web3.0

12 月 8 日(周三),红杉资本将推特简介变更为「Mainnet faucet. We help the daring buidl legendary DAOs from idea to token airdrops. LFG」,「我们帮助有胆识的人缔造传奇 DAO,从创意到代币空投」。

短短一句简介,加密「黑话」含量爆表。「Mainnet」指区块链主网,「faucet」则是水龙头,指项目早期分发的小额空投,「DAO」是去中心化自组织, 「buidl」的拼写方式也是加密用户专属。

此前一天,红杉印度的推特号也修改了同款简介「红杉印度帮助印度和东南亚地区的超级程序员缔造传奇 DAO,从 discord 到 metaverse 」,还将账户定位改为:Metaverse(元宇宙)。

北京时间今天凌晨,红杉资本推特再次发了一条加密社区中用户互打招呼的常用的「GM」(早上好)的推文,获得超过 3000 人次的点赞。

频频的 Crypto Native 发言让加密社区的人调侃「有种看蔡明在春晚上说网络流行语的感觉」,「好像早上起床你爷爷跟你说今天真是 YYDS」。

而后,红杉资本全球执行合伙人沈南鹏与 Dragonfly Capital 创始人合伙人冯波的聊天记录中,沈南鹏也表示正「All in cryto」。或许是有点激动,沈南鹏还将「Crypto」拼错了。

但是,全网热烈讨论了一天,正奔走相告红杉 All in Crypto 的消息,他们却已将推特简介默默从 Web 3.0 版改回了 Web 2.0版,回到了「帮助传奇企业IPO」。引得吃瓜群众笑谈「红杉为时一天的 All in 结束了」。

当然,调侃归调侃,PR 收效过强让老牌资本想低调也无可厚非,无论如何效果已经达到了,而且过去一段时间,红杉真心白银的投入和积极拥抱 Web3.0 的系列动作,已经足够表明他们的决心。

例如本月初,红杉资本试水赶了一波 NFT 潮流。12 月 3 日,红杉资本发推称,将 2005 年 YouTube 投资备忘录作为 NFT 拍卖,任何人都可以竞拍,所得收益将用于 0xPARC(以太坊上密码学应用研究计划)的公共生态系统基金,获胜者将拥有 100% 的所有权。 

该消息迅速发酵,大量加密人士参与拍卖。最终,NFT 收藏家 Panksy.eth 以 200 ETH 拍得该藏品。 

关于这次拍卖的意义,红杉资本也专门发了长文叙述,表示这是同 Web2.0 告别,拥抱 Web3.0 新时代。“YouTube 备忘录 NFT 是一个拥有一段互联网历史的机会,这是一个很好的理由。这张 2005 年种子期投资备忘录是 Web 2.0 时代的一个时间胶囊,所以在 Web 3.0 的前夕拍卖它似乎很合适。” 

二、成立开放基金,重仓加密企业

当然,宣传噱头只是一方面,怎么说不重要,怎么做才重要。从数据看,红杉资本今年正在「加仓」押注加密赛道各领域的项目。

同时,红杉资本也在上月宣布,计划在美国 SEC 成为注册投资顾问(RIA),以便更多地投资于加密货币等替代资产。此外,根据红杉合伙人 Roelof Botha 发表的声明,他们正在组建一个新的开放基金,该基金将不设“人为时间范围”,这种永久开放的基金正是加密圈不少机构的选择。

实际上,红杉早在 2014 年就开始了加密领域投资的布局。2017、2018 年也曾参与不少加密项目的投资,但是,随着 18 年泡沫破裂,传统 VC集体退潮,接下来的 2 年,红杉在加密领域的投资步伐也相对慢了下来,虽然仍有投一些项目,但多为大型基础设施类别。

2021 年却不同了,自 4 月 Coinbase 成功在纳斯达克挂牌上市后,对加密行业合规性存疑的 VC 再次对加密项目的投资燃起热情,多只基金表明过这样的倾向,传奇 VC a16z 年中成立了史上最大 22 亿美元的加密基金,也让全球资本无法忽略。

于是在即将过去的 2021 年,红杉资本在全球开启「买买买」的模式,持续布局公链、交易所、Layer2、NFT 等赛道。据公开信息,包括红杉资本(美国)、红杉中国、红杉印度在内的三家投资机构,今年公布的投资的项目超过 30 个(含追投),包括:

  • 加密衍生品平台 FTX
  • 数字资产托管平台 Fireblocks
  • 以太坊 Layer 2 解决方案 StarkWare
  • 以太坊 Layer 2 解决方案 Polygon
  • 加密货币指数协议 Index Coop
  • 加密初创公司 Iron Fish
  • 区块链安全公司 CertiK
  • 波卡 DeFi 协议 Parallel Finance
  • 元宇宙交互平台 Gather
  • 游戏初创工作室 Faraway
  • 板球 NFT 平台 Faze Technologies
  • 去中心化固定收益交易平台 Strips Finance
  • 社交区块链平台 DeSo
  • 非洲移动支付平台 OPay
  • 亚洲最大加密金融机构贝宝金融
  • 公共资源交易平台标信智链
  • 数字支付公司 Stripe
  • 股票与加密货币交易平台 Robinhood
  • Cosmos 生态流动性质押协议 pSTAKE
  • DeFi 平台 Beta Finance
  • 加密资管平台 Coinshift
  • 数字银行 Tonik Financial
  • 加密货币交易平台 CoinSwitch Kuber。

(注:上述项目均可在星球日报APP中搜索查看更多信息)

从数据看,红杉资本在全球重押注了加密金融领域和区块链生态的基础设施平台,从加密交易所、资管平台、支付工具,到底层公链、技术中间件、安全公司,同时,他们也少量地尝试了新的领域探索,如波卡生态的 DeFi 协议、NFT 项目。 

总的来说,基于资金规模,红杉资本更偏好确定性高的成熟标的,例如红杉中国在今年 10 月参投 Animoca Brands,后者在 NFT 及元宇宙游戏赛道投资和孵化了诸多头部生态项目,今年前三个季度的收入近 5.3 亿美元,并持有超过 6 亿美元的流动数字资产。

三、风险投资的范式转移

风险投资在上世纪 60 年代在美国硅谷出现,在过去的几十年里,风险投资机构一直是引领科技进步、商业创新的先驱者,他们通过资金和资源陪伴创新者和企业家,崇尚冒险、自由开放,让灵光一现的想法照进现实。帮助投资组合持续壮大,并走向 IPO(首次公开发售股票)是其理想的退出方式。

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市场的变化,今天的风投已经不再是冒险者的代表,资金资源不断头部靠拢,他们的策略也趋于保守,甚至规避创新风险,只重仓押注确定性机会,从早期投资变成了晚期投资,从创新者变成了高高在上的「Old Money」。

大多 VC 的运作模式已经不再是曾经的“研究和数据驱动的大胆创新”,除了资金,他们能提供给创业者的价值也变得十分有限。

不过,随着人们对 Web 3.0 开放互联网的探讨,对 DAO 去中心化商业形态的探讨,项目的资金募集方式、投资者的退出方式、投资者和创业者的关系也在加密领域率先发生了变化。

1CO 的尝试存在很多问题,但它确实给全球的创业者、投资人展示了初创项目募集资金的新形式。而经过几年的发展,今天的代币锁仓期限、经济模型、和对投资者贡献的要求已经有了新的体系。

在加密世界,我们赞扬技术创新,进行冒险的投资决策,甚至成为在项目中贡献、参与治理的一员,传播共识、不断分享交流。

因此我们认为:风险投资不会消失,但它的范式在 Web 3.0 时代必须发生变化。

不会颠覆自己,就会被别人颠覆,让红杉资本积极拥抱新趋势,而在旧世界的王者地位则是他们仍有犹豫的原因。

最后,我想问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你想对世界产生影响,还是想参与一场金融游戏?

也许今天很多人想当然地、不屑地认为加密世界的属性是后者,但少数聪明的人知道,通过加密世界的工具和设施走向 Web 3.0,这和当初计算机的诞生,互联网的出现一样令人兴奋。


 Art Blocks:生成艺术的自动售货机

撰文:程天一

来源:海外独角兽

代码和软件已经占据了我们的生活,但是使用代码创作出的生成艺术在过去很多年中始终被低估。2021 年夏天开始的 NFT 和 Art Blocks 热潮改变了这一点。

Art Blocks 由 Erick Calderon 等人于 2020 年创立,是一个生成艺术的自动售货机,用交易时随机产生的哈希值生成最终作品,颠覆式地改变了生成艺术创作者和收藏者之间的关系

Art Blocks 发行的Chromie SquiggleRingersFidenza都在 NFT 世界引发了生成艺术的投资潮。它们完美体现了生成艺术的“可控随机性”,艺术家需要多次调整脚本,保证上千位用户铸造时随机得到的作品都独一无二且具有美感。Art Blocks 在 2021 年累计交易额超过 10 亿美元,通过版税获得了超过 2500 万美元的收入。在 2021 年 8 月,它完成了一轮 600 万美元的融资。TRUE Ventures 领投,Galaxy Digital 旗下的 VC Galaxy Interactive 和 Collab Currency 等机构参与投资。

随着市场注意力转移,Art Blocks 和生成艺术 NFT 停止了暴涨,每月交易额也从 21 年 8 月的 5.87 亿美元峰值回落,在 10 月后持续低于 1 亿美元。但是 Art Blocks 已经是公认的蓝筹 NFT,成为了 NFT 指数基金不可缺少的 Portfolio。Erick Calderon 也并不慌张,公司的现金流足够支撑多年,他正在加快招聘工程师和塑造公司文化

围绕着生成艺术还有其他有趣的话题:投机者开始退潮,持有 Art Blocks 的更多是收藏者,他们的 NFT 展示需求还远未被满足;此外直接使用 AI 创造的生成对抗网络则有着在元宇宙中发挥作用的想象力。

01.生成艺术简史

对生成艺术最简单的定义是“使用随机性和计划性相结合的代码创作出的艺术”。在创作过程中,艺术家的“人脑”去找到审美趣味和灵感,“电脑”则规模化地将灵感变成可视的艺术。

比如下面这段代码,它出自 Art Blocks 首席创意官 Jeff Davis 之手:

在被执行后,它可以生成这些和色彩有关的艺术品,而且理论上可以产出无限幅:

Jeff Davis 2021 年的作品Color Studies

这类艺术重要的审美趣味来源于其独特的“可控随机性” ——艺术家往往无法预料代码生成的结果,同一段代码两次运行可能得到非常不同的作品,但他们可以通过控制随机性的“大小和位置”为自己保有一定的控制权。

150 亿美元手工艺电商 Etsy 的联合创始人 Jared Tarbell 的另一重身份是生成艺术家,他这样描述“可控随机性”这一概念:

如果是正常编写的程序,它每次都以相同方式运行。但是生成艺术家定义了一个不同的系统,让结果能够随机化。作为创作者,你会为自己程序(产出的作品)感到惊讶。

在理念上,生成艺术跟整个 20 世纪的艺术潮流是一脉相承的。“抽象艺术之父”康定斯基强调几何图形和抽象元素的美,生成艺术作品在视觉上追求的很大程度上正是这种美。

康定斯基 1923 年的作品《圆圈中的圆圈》

在 1960 年代,生成艺术创作已经开始涌现。这既是机械社会向信息社会转变下的自然演进,也是因为使用计算机进行创作的确有其先进性 —— 计算机能有效处理创作中复杂度和规模的增加。

策展人、艺术评论家 Jason Bailey 在《为什么热爱生成艺术》中介绍了下面这幅作品。随着行数增多,作品内方格的旋转角度和位置随机性增大。使用纸、笔创作时,艺术家需要 1 个小时画出这幅画。如果想将这些方格的数量增多 10 倍,又需要额外的 10 小时。但是对于生成艺术家而言,他们只需微调下代码,计算机就可以迅速生成结果。

Art Blocks:生成艺术的自动售货机

撰文:程天一来源:海外独角兽代码和软件已经占据了我们的生活,...

关于我们

支持iOS|android|windows等平台

  • 用户支持
  • 帮助中心
  • 服务条款
微信二维码
欧 易 (OKX) 数字货币交易平台 Powered by OKX
QR code